贞观情仇_第七章 杨文干事件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七章 杨文干事件 (第1/2页)

    ??大唐武德七年(西元624年)夏天,唐高祖李渊带着世民、元吉到长安北方山区的仁智宫避暑,而把太子建成留在长安监国。这时候,建成与世民两人明争暗斗已经白热化,李渊常有所闻,故而认为,不如趁机把他们俩隔开,日子可以过得太平一些。

    ??仁智宫是个防御突厥的军事要塞,也因地势较高、气温较低,而兼作避暑行宫。行宫外的竹林常有凉风习习,乃是李渊黄昏散步的最佳去处。只是他意想不到,这样凉快舒适的日子没过多久,就有人前来密告太子谋反!

    ??告密者是太子东宫的郎将朱焕与校尉桥公山。他们俩跪在李渊面前,异口同声宣称,太子命令他们去送盔甲给庆州都督杨文干,并且传话,指示杨文干里应外合造反!

    ??任何皇帝若听到太子谋反,都会震惊又震怒,李渊自然也不例外。然而,以他对建成的了解,他相信温和的建成不会鋌而走险。于是,他想要慎重处理。

    ??他记得杨文干曾是东宫的宿卫,与建成关系十分密切,但若说建成联合这个旧属谋反,似乎说不过去!首先,建成既已身为太子,为何要谋反?太子谋反,通常是在太子地位不保的前提之下才会发生,而建成正在担当监国重任,地位稳固。再说,即使建成真的等不及要登基,何须指使遥远的庆州都督先起兵?建成自己人就在长安,何不趁父皇不在时先控制京城?

    ??李渊越想越觉得可疑,正在沉吟之际,又有个名叫杜凤举的寧州人也赶到仁智宫来告发太子。所谓三人成虎,李渊对建成的信心难免有点动摇。不过同时,他又觉得这两起告发时间距离太近,未免太巧了!

    ??反覆思量之后,李渊认为,此事不可全信,但也不得不防,因此,他决定试探一下建成,下旨传召建成来仁智宫,但不提告密之事。李渊暗想:元吉一定会洩露风声给建成,而建成得知有人告他谋逆,如果不来见驾,那就是心中有鬼!但如果他来,就表示他胸怀坦荡,不怕审问。

    ??建成来了。他只带了十几名骑兵来到仁智宫,并且把骑兵护卫都留在行宫门口,单身一人入宫见驾。他一见到父皇,就猛然一下子扑倒在地上,拼命叩头,磕得额头渗出血来。

    ??李渊第一眼看到建成这付憔悴的模样,就已经看出来建成无辜了。但是,李渊必须摆出威严来问案。于是,他厉声质问道:“有人告你暗通杨文干,图谋兵变,你可认罪?”

    ??“儿臣冤枉!儿臣敢对天发毒誓,若有半点僭越之心,将会死无葬身之地,永不超生!请父皇明鉴!”建成声嘶力竭喊冤,又接着磕头如捣蒜。

    ??“嗯!”李渊冷哼了一声,又问:“若你真是冤枉,为何要派朱焕,桥公山二人去送盔甲给杨文干?”

    ??“回父皇,”建成战战兢兢答道:“儿臣不敢欺瞒父皇!儿臣只是託杨都督从庆州挑选一批驍勇来充当东宫的卫士,送杨都督一副盔甲,则是为了答谢他招募这批驍勇。至于为东宫添人手的原因,乃是鉴于秦王府声势日益壮大,唯恐秦王对儿臣不利,才想要增强自己的兵力,与之抗衡。思虑不周之处,尚请父皇宽恕!”

    ??李渊听了,当下判断建成说的是实话。然而,玆事体大,他不能这么轻易放了建成。于是,他下令把建成软禁在帐篷之中,听候发落。然后,为了进一步调查此案,李渊派遣司农卿宇文颖驰往庆州,宣召杨文干上山与太子当面对质。李渊原以为,太子已经到了仁智宫,杨文干没有不来之理。想不到,宇文颖到了庆州以后,杨文干反而起兵了。

    ??这虽然不是太子本人,但太子的亲信叛变,照样使李渊心中发毛,对建成起疑。气头上,李渊一边派世民去平乱,一边对世民许下承诺:“等你凯旋归来,朕就册立你为太子,改封建成为蜀王!蜀兵脆弱,日后建成他最好服从你,你就保全他,不然,你要对付他也很容易!”

    ??当李渊对洛湄重述这番话,他的声音颤抖,神情悽凉。接着,他沉痛说道:“君无戏言!倘若朕实践了对世民的诺言,就没有玄武门之变了!那样,就算世民还是不放过建成,甚至不放过元吉,最起码,他会等到朕百年之后,而且到时候,有君要臣死,臣不敢不死的铁律在,世民就不用顾虑建成,元吉的儿子可能復仇,也就不至于非除掉他们不可。朕至少还保得住十个孙子!”

    ??“可是,”洛湄表示不服气:“那就是让恶人得逞!杨文干事件,分明是秦王设计陷害!朱焕、桥公山两人,若非被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