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89节 (第3/4页)
子喊疼。这把戏,她都玩了多少回。阮刘氏连头都没抬,想着将这针线活收了尾,再去看看二儿媳。 ??可是,听着听着有点不对劲,这喊声,跟往常的腔调不同呢。阮刘氏赶紧抬头,就见着二儿媳的脚边流着滩血迹,她吓得连手里的针线活都落到了地上。“明志娘,快去喊胡大夫。”说着,疾步往正屋的屋檐下跑。 ??这日傍晚,暮色四合,阮严氏艰难的生下个死婴,是个成型的男孩。 ??阮刘氏气得当即就说,定要休了这毒妇!要不是她隔三差五的拿着肚子里的孩子折腾,好端端的,怎么会出这事! ??阮文善没说话,只是问着二儿子的意思。 ??憨实的阮业浩脑子里还在想着他那死去的孩子,浑身僵硬,整个人都是懵的,手脚泛着冰冷。听着父亲的话,他呆呆的看着父亲,张了张嘴,却无法说出话来。要哭不哭的模样,看得屋里人眼睛泛酸。 ??最后的决定是,便是要休妻,也不能急在这一会,先让阮严氏养好身子再说。 ??因着这事,老屋才有点喜庆的气氛,又多了几分凝重沉闷。 ??将将要进六月下旬,眼看就要农忙,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农忙做着准备呢。 ??陈子善突然说要搬来源河村,建两屋茅屋,旁边再搭个草庐,草庐即学堂,取名笑痴,不收束修,送些粮食蔬果即可。 ??笑痴。是他给自己取的字。从今往后他是笑痴居士。 ??陈子善年纪轻轻就能考取举人,学问那是相当的好,他只稍稍指点着阮家三个孩子的学业,三个孩子仅半年就成了学堂里最出色的学生。十里八乡听到他放出的这消息,地主啊乡绅啊等,都主动出钱出人,村民们则是出力,纷纷说要过来帮着盖茅屋搭草庐。 ??茅屋在陈子善的要求,盖得很是简陋,却用料实在,虽是茅屋,可相当的结实呢,冬暖夏凉。十里八乡的着实费了不少心思,陈举子可不能生病,生了病谁来教孩子们读书,得盖好,必须盖好!便是茅屋也得盖出青砖瓦房的效果来。 ??草庐,因着要送来读书的孩子比较多,草庐很大,也是相当的结实,还挂了卷帘,夏天遮日头,冬天遮风雪。桌案凳子等,笔墨纸砚等,书本啊之类的,都不用陈子善开口,那些个有钱的人家,颠颠儿的买了用车直接送过来。 ??如此这般,家里的两间茅屋可不够,又盖了间书屋出来。来读书的孩子跟着沾了福气,至少笔墨纸砚是可以不用担心。本来有些家里紧巴的,想送孩子读书,又苦于手头没钱,听说不用置办笔墨纸砚,赶紧将孩子送了过来。 ??别说百年,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好事啊! ??好在草庐盖得相当大,孩子们稍拥挤些的坐着,倒也能堪堪坐下。陈子善并不拘着,想来你就来,不想来你可以不来,他不勉强。左右他是教着,不会特意为着谁又把教过的重新教。 ??他教得慢,笔墨纸砚书本等物品,只能在草庐里用,不能带回家。遇着不懂的,学生问他,他也会耐心细致的教着。到了时辰,出了草庐,就一概不理,自往茅屋家去。学九天休息一日。 ??他的茅屋他的草庐,都在山脚下,抬眼望去,就能看到阮如秀的屋子。 ??进了九月,草庐里的学生走了三分之一,觉得陈子善教是太慢,又杂,完全不像是当夫子,太过随性,跟着他学不到知识。剩下的三分之二,在冬天来临后,又走了小半,草庐盖得再好,也冷,只放三个炭盆,根本没法取暖。 ??剩下近二十个学生,一直跟着陈子善,直到得到他的点头,可以走出草庐。他们才离开,这近二十个学生,多年后,都成了响当当的人物。或经商或当官或在边关战场或江湖中,像是一张网,遍布整个大江南北,为曲阮常三家的崛起出力不少。 ??常榕在离开源河村整整一年,一年后的三月阳春里,他带着婧姐骑着常小榕回到了源河村。 ??一岁多的小平安,看到父亲和母亲,有着悠悠的功劳在,他几乎是瞬间就认得,同时也奶声奶气的喊。“爹娘。” ??把常榕夫妻俩感动的顿时红了眼眶。 ??四月里,常宅建成。按着当初说好的位置,建在曲家的斜对面,两个宅子几乎是一模一样。 ??阮永氏看着这常宅啊,埋在心里深处的隐患总算是消失了。 ??往后啊,安安生生的过着。 ??故事完结,故事里的人,生活还在继续,未来纵有波折,同心协力日子向前看。 ??☆、第76章 ??大儿子的婚事有了着落,阮文和松了口气。 ??临近六月,鸡未打鸣,